每周解锁一个好习惯——文明礼仪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大家都观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那统一的军服、挺拔的身姿、坚实有力的步伐,无不向世人昭示着中国的强盛。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行为规范、文明礼仪”不仅是我们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一个集体、一座校园、一个国家精神风貌的展示。
行为规范,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
试想,如果没有课堂纪律的约束,何来专注思考、探索真知的宁静氛围?如果没有校园秩序的维护,何来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每一次对规范的遵守,看似是对个人的约束,实则是对他人权利的尊重,是对自身责任感的生动诠释。它体现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律精神,是一种对公共契约的敬畏之心。
文明礼仪,是外化于行的教养,是以尊重为底色的善良。
它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是清晨入校时与保安师傅、值班老师的一声亲切问好;是课堂上专注的目光与积极的互动;是与同学相处时的真诚友善、团结互助,是发生矛盾时的宽容与理解;是食堂就餐时的自觉排队、珍惜粮食;是弯腰捡起地上掉落的纸屑;是公共场所的轻声细语、缓步慢行,是在他人困难时伸出的援手,面对国旗,我们肃立行礼;是面对历史,我们心怀敬畏;是面对未来,我们自信昂扬。礼仪的本质,是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是推己及人的体贴与温暖。
同学们,文明礼仪不在远方,就在你我身边。从今天起,让我们共同做到:
第一,将规范内化于心。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师大附实校初中部校园十不准》、《师大附实校初中部学生违纪教育处理条例》,真正理解其背后的意义,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让遵守规范成为我们内在的道德追求。
第二,将礼仪外化于行。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不横冲直撞。让友善的问候、文明的举止成为我们最自然的习惯。
第三,勇于担当监督员。不仅自己要做得更好,还要以友善的方式提醒和帮助身边暂时有不足之处的同学。让我们互相鼓励,互相监督,共同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同学们,每周解锁一个好习惯——文明礼仪,从我做起。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愿文明之花绽放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愿礼仪之风滋养我们成长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