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厌学原因初探

作者: 时间:2014-05-27浏览:269设置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或冷漠态度,甚至表现出逃避行为的心理问题,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对厌学的界定是:对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科失去兴趣而不愿学习,目前学习完全处于被动应付、混日子的状态;绝大部分文化课程学习成绩很差且抱毫不在乎的态度;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可界定为厌学。

  一、中学生厌学成因

  厌学是目前初中生诸多学习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家长和老师最担心但又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也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是直接导致学生辍学的最主要因素。那么怎样才称为厌学呢?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一种行为反应模式。厌学一般指厌学情绪,即厌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学习很被动,学习生活太单调,对做作业、考试感到厌烦,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一)、厌学的症状表现

  根据调查和日常工作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厌学的学生往往有下列几种表现或症状:

  1.表现为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认为读书无用。这是我校学生中最为突出的一种表现,我们可以听一听学生小王、小李、小张的对话:“读书越多,收入越少”;“文凭越高,待遇越低”;“读书有什么用,赚大钱不一定要读书,我三叔字都不认识几个,一样有几十万家财”。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对社会上体脑倒挂,分配不公的主观反应,也是广为流传的一种社会偏见在学校中的反射。这种观点对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使他们在课堂上常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打磕睡,或搞小动作,甚至捣乱课堂纪律,学习上既不动手,也不动脑。的而且确“读书无用论”是厌学现象产生的一种主要的社会文化因素,也是厌学者调节心理平衡的精神支柱。

  2.对学习态度存在偏差,消极对待学习。本来学习是一种既轻松愉快又富有吸引力的活动,但由于多种原因,却使部分初中学生讨厌学习。在老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勉强学习,做练习、作业时抄袭或者偷工减料,少做、漏做,字迹潦草,甚至找别人来代做。有的学生考试时30分钟一到即刻交卷,他们只是在多种压力下机械地、被动地应付学习,既不管“耕耘”,更不理“收获”。

  3.对学习的活动存在偏差,远离学习活动。逃学是最为突出的表现,他们好像感到只有远离学习才能达到心理平衡,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常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甚至弃学出走和辍学。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厌学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及家长均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加强初中学生的德育工作,严格控制辍学率、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同时为了预防中学生出现厌学现象,还制定了许多规范和处罚条例,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教育管理处分条例》等,但收效并不显著。因此,需要我们对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作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分析。

  (二)、厌学心理原因

  1、家庭因素。家庭和学校一样,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除了知识的传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远超过学校,而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导致了学生的厌学心理形成。体现在:放纵型家长对子女的放任自流,导致了子女懒学勤玩;宠爱型家长对子女百般溺爱,过度迁就,助长了他们养成依赖性和懒惰性;强制型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当孩子达不到标准时,干脆放弃追求,从而造成厌学;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使学生情感孤独,缺乏温暖,从而导致厌学现象的产生。如我校的小李,父母离婚,与父亲生活在一起,而其父亲终日忙于跑运输,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及思想教育,于是该生在社会上结交了一些不务正业的青年,常常夜不归宿,最终造成逃学、辍学的恶果。

  2、学校因素:学生在整个求学阶段要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良好的校风、班风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使每个学生努力学习。而在一个风气不良的班级里,如同学之间拉帮结火,闹不团结,甚至大家斗殴,这样学生的精力就很难放到学习上来,这样的班级更容易出现厌学的学生。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组成学校环境的一个方面,学生对教师已经能够形成自己的评价。在学习上,对喜欢的老师,往往也喜欢所教的学科,而对不喜欢的教师,对其所教课程也易缺乏学习兴趣。特别是当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他不喜欢的老师的批评或者不公平的待遇时,往往会用不学习这门课程加以报复。

  3、社会因素。造成厌学的社会因素主要体现在:由于青少年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又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受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学生产生“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认为读书不如去打工挣钱,活得更加潇洒自在。还有一部分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吃、穿、玩等享受上去了,赶时髦,与他人攀比,使学习的精力和时间不断减少,学习成绩滑坡,达不到基本要求,就使学生造成厌学。

  矫正厌学学生心理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实现角色转换。这可与学生特长结合起来。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众多事实表明,有特长的学生,他的学习一般也不错,因为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由于有特长、有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加他们的成功体验,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方面来,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渐承担其学习任务。 

  (2)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厌学的学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同时要给他们树立一些成功的榜样,因为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胜任感。厌学的学生往往容易把自己同学习优良学生比较,从而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越比自信心越低。如果将其改变为用自己的现在同自己的过去比,就能使之从自己的进步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自信心。因此,在对其个别的辅导中,要帮助他们制订个人的目标与计划,并制订出落实这些计划的具体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进步,其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实现自我参照目标来体验成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改变对学习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辅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很多厌学的学生一般都是由于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们的轻视。索性破罐子破摔,经常逃学,在外“鬼混”。因此,老师和家长,尤其是家长应及时想办法,辅导学生的学习,工作忙和有条件的可请家教,只有学生学习提高了,才会使他们变得自信起来,那么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3)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老师和家长往往一厢情愿地给学生施压,还嫌不够,家长在家也要孩子开夜车,甚至恐吓学生,考不上大学,你就会完蛋,就别来见我。当孩子的心理和能力达不到和承受不了时,就会厌学,有的干脆离家出走。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尽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结合中学生心理特点施教,做到富教于乐,劳逸结合。

  (4)辅导学生的人际关系。学生人际关系差,也是学生厌学的一个原因。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文化、经济和涵养的家庭,他们的性格个性亦有很大差异,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人际关系自然就差。如果老师和同学再对他们冷漠,他们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不良情绪,甚至厌世情绪就会产生。因此,对这些性格存在缺陷的同学,要伸出友爱之手,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总之,只要教师能对症下药地耐心细致地做好厌学心理的辅导,并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就可以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并有效地矫治其厌学心理,让其以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对待学习和生活。